辽宁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朝鲜族项目简介
发布时间:20-01-21 03:29  发布人:金卓    关键词:   

1、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第一批国家级项目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是朝鲜族民众十分喜爱的自娱性民间舞蹈,主要是在朝鲜族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由村里有地位的头面人物牵头,组织能歌善舞的人进行表演。它不仅吸收了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拔河比赛中“双层舞”的精华,而且把朝鲜族“乞粒”(乞求丰收)活动中的歌舞部分也融于其中,从而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现全国仅流传于辽宁东部桓仁县横道川和六道河等地。

乞粒舞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蹈,表演时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表演程式相对固定,但也具有很强的应变性。每逢佳节喜庆之时,参加表演的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就需要有人出来主持、引导舞队进入表演场地。从舞队入场至走出各种队形变化,直到舞之尽兴,表演程式相对稳定。在“做周”、“回甲节”、“回婚节”等活动中,因受表演场地及参加人员的局限,就没有入场、走队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应发生变化。因地制宜,因情而变,是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点。

因乞粒舞的表演者年龄、性别等各不相同,所以舞蹈形态复杂,既有体现朝鲜族舞蹈基本风格,表演时整齐划一、老少皆宜的规范性动作,如:“背手”、“横手”、“垫步”等;又有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各显神通,展露舞姿,竞相下场献艺的即兴表演,如:头戴象帽的两位舞者,灵活地晃动头部,使象帽顶端的长缨随之飞旋,画出各种缓、急、大、小的弧线,变化十分丰富。这些各具特色和韵律的动作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舞蹈场面热烈、生动。

2、朝鲜族农乐舞——第二批国家级项目

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的一种,是表演者利用面具把面部或头部蒙住之后扮演人物或动物的舞蹈形式,流传于东北三省,主要分布在辽北的铁岭、开原、调兵山、昌图等地。它产生于祈祝农业丰收、家宅安泰的祭祀活动,后与朝鲜族民众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发展成农耕社会人们为祈盼丰收,举行庆典仪式的一种舞蹈艺术。

朝鲜族农乐舞的表演人数达几十人,场面热烈,阵容庞大。表演开始时,手拿手鼓的女演员在欢快的朝鲜族长短节奏中,围绕着“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大旗翩翩而舞,作为全舞的铺垫。然后是全舞的核心部分,随着长鼓和圆鼓以及大小锣古朴沉着的节奏,头戴各种面具的男女演员运用跳步、鹤步等舞姿和技巧,以跳、哄、逗、喊、踏地、顿足、拍手、旋转等舞蹈动作渲染气氛。最后一部分是前两部分的融合再现,男女演员浑然一体欢快地起舞,象征着大地丰收的景象。此刻,头戴象帽的几位男演员登场,在轻快的音乐和节奏中旋转起象帽上五彩亮丽的飘带,展现的是一片五谷丰登、人欢马跃、群情激昂的热烈场面。

与传统的面具相比,朝鲜族农乐舞中的面具增强了艺术表现力,面具形象更加夸张、变形,在规格上也比原来的大了许多。在色彩的处理上,突破了传统色彩定制,多用深色、对比色。如用红、黑两色来表现武士、英雄、豪杰的威武、彪悍,用黄、白、绿表现妖怪的丑陋、狰狞。在面具的运用上也自有特色,一位演员可以同时戴两个面具,穿两个人物的服装。一人两面、一巧一拙的扮相,使舞蹈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3、朝鲜族花甲礼——第二批国家级项目

朝鲜族花甲礼又叫“回甲宴”或“花甲宴”,起源于13世纪初,是朝鲜族为老人60岁生日举行的祝寿仪式。19世纪末,朝鲜族花甲礼从朝鲜半岛传入丹东地区,后在丹东地区广泛流传,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举行朝鲜族花甲礼时,寿星夫妇和陪坐的亲属必须穿着民族服装,仪式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其中,摆寿席讲究丰盛美观、主次分明。菜肴及摆放都有规矩,主要摆放糕点、糖果、整鸡整鱼、大块肉、打糕等,必备寿食不下50种。

献寿是朝鲜族花甲礼的重头戏,即亲朋好友对寿星敬酒、行大礼的过程。献寿先由司仪简单介绍寿星的人生经历,然后由长子夫妇开始敬酒、行大礼,接着次子一直到孙子辈依次献寿。献寿之后便是娱乐性的祝寿,在场人员表演顶瓶等富有朝鲜族特色的歌舞,既展示了朝鲜族民众能歌善舞的特长,又体现出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歌舞表演完毕之后是放寿席,寿星或其子女向宾朋敬酒答谢。晚宴结束后,家人和亲朋好友可以通宵达旦地欢庆。在寿礼结束时,东家要把寿桌上摆放的糕点、果品分赠给亲友。

朝鲜族花甲礼融合了家庭伦理、传统礼节、特色饮食、民族服饰等文化元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4、盘索里——第三批国家级项目

盘索里产生于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朝鲜民族唱剧。“盘索里”是朝鲜语的直译音,意思是广众之中演唱的歌。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它是在18世纪由江湖艺人根据某种戏剧所创造的;另一种则认为来源于萨满教仪式中的歌曲。盘索里具有一人多角、化入化出、以唱为主、说中有唱、唱中带说的表演特色,因其富有叙事性,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怀,成为朝鲜族群众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

盘索里的表演具有三个要素:唱者、击鼓手和听众。唱者要唱曲,还要说台词(说白台词)。“盘索里”中的唱曲叫做“曲”,说白台词叫做“啊呢里”,“盘索里”是由“曲”和“啊呢里”组合而成的,这也是“盘索里”不同于其他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鼓手坐在唱者的左侧,仰面望着唱者击鼓,不仅要击打好鼓,还要根据唱者的演唱内容喊出“儿细古”(高兴)、“找它”(好啊)、“格勒齐”(当然)等词语进行“捧场”。对于鼓手来说,做好“捧场”是非常重要的,“捧场”做得到位,可激发唱者的演唱热情。听众在听盘索里演唱时,不仅要坐在座位上,还要参与演出。参与演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不只是即兴应付演出,而要配合好唱者的表演,当好“捧场者”的角色。因此,“盘索里”的演出更强调互动性。

盘索里是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的主要种类,具有浓厚的剧情音乐色彩。它将音乐、文学、表演融为一体,演唱者一人仅用自己的歌声、说白、身体动作或一把扇子,便能描绘世界万物的善与恶、美与丑。

5、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第四批国家级项目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晚上圆月皎皎,似亲人相聚、合家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朝鲜族将中秋节称作“秋夕节”或“嘉徘”,“秋夕”一词来源于古代“春祭朝日,秋祭夕月”一语。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地区的朝鲜族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秋夕节传统风俗习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百姓们都会祭拜祖先、伐草扫墓、赏月、玩游戏、跳舞,庆祝传统佳节的到来。

在朝鲜族中,有着“五月的农夫,八月的神仙”的说法。意思是每年五月份,农人们耕种劳作,极其辛苦,到了八月,庄稼丰收,人们生活富足,像神仙般幸福快乐。所以,到了秋夕节,家家户户都会用当年早熟的新粮食做新米饭、松糕、打糕和蒸糕,口感濡糯香甜、回味绵软,配上新稻米酿的美酒和芋头汤一起享用,全家和睦温馨、其乐融融。

秋夕节这天早上要按照惯例举行茶礼祭祀先人。天亮后,家族中所有的人聚集到宗家,在过世的祖父母和父母的神位上分别张贴纸榜和遗像。由家族中的代表(一般为长子)向神位敬酒磕头,之后全家人共进早餐。

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换上盛装,成双结伴在自家院子或村里比较宽广的场院赏月,祈盼土地丰收、衣食无忧,并在月光普照的乡间空地上玩游戏、跳传统民族舞蹈。

传统的游戏有黄牛游戏和火烧月亮房游戏。玩黄牛游戏时,由两个人扮成黄牛,人们牵着“老黄牛”沿街行走,到本村当年收成最好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住,主人开门喜迎“老黄牛”和乡亲们的到来,拿出美酒和米糕等美味佳肴热情接待客人。“老黄牛”和乡亲们为主人跳农乐舞,祝福他家和整个村子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

“火烧月亮房”是用事先准备好的松树枝或高粱秆、稻草、草绳等做成“月亮的房子”,待金灿灿的月亮升起来后,人们高兴地蹦跳,纷纷跑向“月亮房”。第一个到达的人把“月亮房”点燃,寓意着不好的月亮已经不见了,升起来的是崭新的好月亮,来年定能吉祥如意、平安顺遂。

秋夕节的传统舞蹈有农乐舞和《江江水月来》。农乐舞来源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内容,具有淳朴、粗犷的特征。

舞蹈《江江水月来》是一种融歌舞于一体的舞蹈。人们拉手相望,先是从节奏较慢的“晋阳调”开始跳起,然后是中速的“中莫里调”,再到“扎尽莫里调”,节奏由缓到急,中间穿插“种庄稼”“采蕨菜”“蜗牛游戏”等游戏舞蹈,队形灵活多变,舞姿优雅、妙趣横生。

作为铁岭朝鲜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秋夕节包括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两种形式,且传人众多,不拘男女,其中较为有名的传人有李永奎、崔英姿、金贞玉等。他们自幼在朝鲜族民歌、舞蹈的浸润中长大,能歌善舞,每逢秋夕节,都组织村里的男女一同跳舞欢庆节日。

6、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第三批省级项目

据《铁岭县志》记载,朝鲜族最早在铁岭居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铁岭市所辖的铁岭县腰堡镇友谊村居住朝鲜族600余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构成了朝鲜族民间故事这一传统民间文化生存和传承的特殊环境。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朝鲜族的亲属关系、婚丧祭礼、官职制度、民间信仰以及古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等有全方位的反映。其内容主要包括神话、民间传说、魔法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笑话等,故事主题鲜明、情节完整。民间故事讲述者普遍使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大多使用朝鲜族的生活语言,生动鲜活、幽默风趣。穿插于故事中脍炙人口的格言俗语,使朝鲜族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既守护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其中反映朝鲜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文化融合的作品较为普遍,这些作品反映了朝汉民族之间的生活习俗、农耕纺织、文字交流、礼仪习俗、通婚等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代表性作品有《李斗贤和金顺爱》《王老汉娶明月》等。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以民间传承的故事、民歌、歌谣、俗语、格言为载体,形成了多姿多彩、韵致独特的朝鲜族文化体系,蕴藏着朝鲜族先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口述史记忆。

7、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第三批省级项目

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朝鲜半岛,多在民间表演和流传。19世纪中期,随着朝鲜族在中国东北的生活逐渐稳定,这种流传于朝鲜的民间传统说唱艺术也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流传开来。19世纪后期,吉林延边朝鲜族歌舞团的申玉花等人开办了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民间艺人,将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朝鲜族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是“说”“唱”“舞”三者的结合,以说唱为主,用长鼓伴奏,伴以舞蹈来叙述一个长篇故事。“说”的部分又叫“叙唱”,没有固定的节奏,可以随词意自由变化;“唱”的部分则节奏感强,以民歌曲调为主,风格明快流畅,具有曲调婉转、旋律丰富多彩的特点。表演时,演员身着朝鲜族的传统服装,以“短歌”(一种抒情叙事歌)开头,一人饰演多个角色,在角色中跳进跳出。同时,演员的表情及肢体语言也是表现故事的有力手段。

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取材于民间,大多是由流传于朝鲜半岛的民间故事和传统小说改编而成,且形成独立的曲目,代表作品有《春香传》《沈清传》《哼宝传》《兔子传》《敌墙传》等。

8、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第四批省级项目

“掷柶”竞技游戏是朝鲜族的一项传统游戏,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公元6世纪),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吉林通化、辑安一带居住着大量朝鲜族人(当时叫高句丽人)。朝鲜族先民们以“掷柶”方式占卜问天来求得来年的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人们先将4个半圆形的木条用双手抓起,掷到地面,再查看木条的状态。按照木条显示的不同形态,预测当年庄稼的收成(四根木条的平面全部朝下或全部朝上是当年丰收的好兆头)。后来人们把这种预测收成的活动,逐渐演变成有规则、带有竞技内容的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

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的工具由4根木条、“棋盘”、4个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棋子儿”组成。木条选自榛子树或栗子树杆,选择两根直径为3至5厘米,长度为15至20厘米的木条,分别从中间劈开,形成大小相同的4根木条,并在其背面涂上黑色,平面涂上白色或黄色,其中一个木条平面涂上一个红点。

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规则严谨,从参加竞技的器具选择,再到人员组合都有详细要求:先准备好游戏活动工具,将“棋盘”铺在炕上、地上或院子中;将参加游戏活动的人员组成二个队或三个队,每队最少两人,分工协作,有负责走“子儿”的,有负责扔木条的。“掷柶”竞技游戏开始时,先由一方队员双手抓起四个木条掷到地面,再根据木条朝向决定“棋子儿”前进或后退的步数。如果一个木条平面朝上叫“猪”,棋子儿前进一步;如果是带红点的木条平面朝上,则叫“后退猪”,棋子儿后退一步;两个木条平面朝上叫“狗”,棋子儿前进两步;三个木条平面朝上叫“羊”,棋子儿前进三步;四个木条平面朝上叫“牛”,棋子儿前进四步,掷者还可以继续掷;四木条全卧(平面朝下)叫“马”,棋子儿前进五步,掷者也可以继续掷。如果走“子儿”过程中,恰好走到对方“子儿”的位置上,可以“吃掉”对方的“子儿”,掷者还可以继续掷。

在沈阳市朝鲜族聚居地区,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是深受男女老少喜爱的传统游戏项目,50岁以上的朝鲜族老人尤为擅长。在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朝鲜族人民以各自住所为单位,自行组织“掷柶”竞技游戏。随着游戏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现已成为沈阳市朝鲜族民族节的重要比赛项目。

9、丹东朝鲜族民歌——第五批省级项目

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西北岸,境内的朝鲜族民众能歌善舞,民歌民谣盛行,一人放歌,众人随和。流传在丹东地区的朝鲜族民歌属民间性的音乐活动,以即兴演唱为主,简称“打令”(它令)。主要用于婚娶、寿礼、节假日、农耕休闲和平常的生活中,是一种带有浓郁朝鲜族色彩的民俗活动,也是深受当地朝鲜族同胞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广泛分布在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振安区以及丹东市区的周边地区。

目前普遍流行传唱的丹东朝鲜族民歌曲目大约有20余首,主要包括:《阳山道》,是朝鲜忠清北道地区竞技民歌中的一种,主要反映对亲人的思念、对大自然的歌颂、对岁月流逝的遗憾等;《农夫歌》,是农业劳动的歌谣,在播秧、锄草、建房子上梁、换草顶等劳作时以此歌鼓劲,反映了农民们的生活和劳动心理,也有爱情的内容;《新高山打令》,原名为《阿郎打令》,在音乐旋律不变的情况下,演唱者可以即兴编词哼唱,曲调略带哀伤;《场打令》,在集市及各种民间活动场所沿街乞讨的一种俗谣,略带悲哀色彩。丹东朝鲜族民歌在演唱时主要以洞箫、长鼓、圆鼓、小锣等民族乐器伴奏,还用水长鼓(瓢、铜盆、水)、餐具、农具等即兴伴奏,有时干脆用手击打饭桌来代替。

丹东朝鲜族民歌在长期演变中,既保留了原有的特征,又融入了诸多丹东地方风格。如歌词中涉及到很多丹东的山、水和风土人情,伴奏形式上增加了丹东特色的顶瓶、敲瓶、碟子碰撞等。

10、朝鲜族传统婚礼——第五批省级项目

据《铁岭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铁岭地区便有朝鲜族民众居住,比东北其他地方较早。如今,铁岭县腰堡乡友谊村和清河区扬木林乡新兴村等都是比较大的朝鲜族聚居村,尤其是腰堡乡友谊村,有朝鲜族居民600余户,人口近2,000人,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朝鲜族大村。相对稳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为朝鲜族传统礼俗的保存与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朝鲜族和汉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所以其风俗习惯亦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朝鲜族传统婚礼就深受中国朱子家礼的影响,中国传统婚礼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朝鲜族传统婚礼则简化为“议婚”、“纳彩”、“纳币”、“亲迎”四礼。“议婚”即男女双方商议婚事。先由媒人向两家提亲,如果都满意,便由男方家向女方家递送“请婚书”。女方家接到“请婚书”之后,再经媒妁回复“许婚书”。收到“许婚书”,男方家会写上“纳彩文”和“四柱”,用红布裹装送到新娘家。这叫做“纳彩”。“纳币”指男方家送给女方家聘礼。一般人家只能送一些红蓝绸缎的衣裙料,家境富裕的还要多送其他衣料,这也叫做“封采。随后,新郎便可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新娘家迎亲了。

婚礼包含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和大礼桌四个程序,前三种源自中国的朱子家礼,大礼桌则是朝鲜族固有的习俗。奠雁礼是婚姻仪式的第一个程序,即新郎送大雁,大雁象征白头偕老、忠贞不渝。过去用的是活雁,如今用木雁代替。随后新郎新娘在婚礼厅见面,行交拜礼。接着合卺礼开始。新郎新娘面对面跪下来,旁人先把酒盏端到大礼桌左边,再端到右边,然后才端给新郎,这时新郎要舔一舔酒再给新娘,最后把酒盏拿开。这时候的酒叫合欢酒,合卺礼结束后,客人们把放礼桌上的枣、栗子都装到新郎兜里,祝福新婚夫妻早生贵子。

大礼桌又称婚礼大桌,摆大礼桌有诸多讲究:必须摆放一对蜡烛,颜色要一青一红;必须摆放一对花瓶,里面插上松枝竹子;桌面的南北两侧还须摆放一对雌鸡雄鸡,分别裹着青色、红色的包裹皮;另外栗子、大枣、黄豆、小豆等地方特产和水果也必不可少。这里青、红两色分别象征新娘和新郎,松枝竹子象征新人爱情长青、白头偕老,栗子和大枣则祈愿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大席宴通常摆在外屋,菜品极为丰盛,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是寓意吉祥的整鸡。这只鸡需用体格健壮、毛色红亮的公鸡,装盘后要给鸡的嘴里衔着红辣椒,以此来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新郎入座后,伴郎要敬三杯酒。婚席上给新郎、新娘的饭碗里还会埋下三颗熟鸡蛋,按规矩新郎应当扒出两颗吃掉,剩下的一个留给新娘吃。这种习俗源自古代的卵生观念,寓意儿孙繁盛。

朝鲜族传统婚礼的很多仪式已经失传,但辽北地区的一些朝鲜族聚居村,如铁岭县腰堡镇友谊村(沙坨子村)、银州区龙山乡柴河东村、清河区杨木林镇新兴村(郎家屯)等,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婚俗。